本報訊 閆虹瑾 報道 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事關人民生活、社會穩定的大事。近年來,我省統籌推進質量興農、綠色興農、品牌強農,全面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。5年來,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持平穩向好態勢,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達99.2%,比2017年提升0.6個百分點。
著力培育農產品品牌。持續打造吉林大米、吉林玉米、吉林雜糧雜豆、長白山人參、長白山黑木耳、吉林優質畜產品、吉林梅花鹿七大“吉字號”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,培育市級以上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79個、農業企業品牌188個、農產品品牌267個。11個農產品品牌納入全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名錄,48家農業企業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,592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品牌錄入中國農業品牌公共服務平臺。舒蘭大米、長白山黑木耳、查干湖胖頭魚納入2022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。
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。完善監管監測體系,建立部省市縣四級農業質檢機構63個,通過CMA資質認定和CATL機構考核“雙認證”檢測機構34個。大力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,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9個、全國綠色食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1個,省級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7個,省級安全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50個,縣級以上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18個。全面推動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,共開具合格證180萬張,附帶合格證上市農產品52萬噸。全省有效使用綠色、有機、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達到1400個。
加強優質特色產品推介。堅持“走出去、請進來”,與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10?。▍^、市)開展戰略合作,在閩、港、澳等地舉辦“長白山人參”品牌推介活動。依托長春農博會、“全國百戶企業進吉林”等展洽會活動,推動農產品產銷對接,5年來,現場交易額累計達29.63億元,簽約總金額達879.26億元。
全面防范農業面源污染。在全省22個重點縣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工作,推進秸稈“五化”利用,促進耕地保育、種養循環、節能減排,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.75%。深入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,建設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面積142.75萬畝,化肥農藥使用量總體保持負增長。